
中新社澳門10月31日電 (記者 鄭嘉偉)記者31日從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獲悉,為有效保護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明確實施保護工作的物件,文化局確認1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相關名單已於10月30日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登公佈。
自《文化遺產保護法》生效以來,澳門特區政府通過普查研究,已將70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此次獲確認的19個保護單位均為與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專案相關的團體、機構,文化局經評估確認其符合條件,並諮詢文化遺產委員會意見後,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指引》的相關規定予以確認並作出公佈。
據介紹,每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可以由一個或多個經文化局確認的保護單位實施保護工作,如“南音說唱”由區均祥粵劇曲藝社1家單位實施保護,“哪吒信俗”則由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澳門柿山哪吒古廟值理會兩家單位負責。
獲確認的保護單位須對其所保護的項目履行實施保護工作,包括妥善保存專案相關檔案、影像資料;維護相關工具、物件、手工藝品;開展傳承培訓工作或宣傳推廣活動;每年提交保護工作報告等。
文化局表示,未來將持續鼓勵公共部門、私人實體、社群及群體積極參與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延續和推廣工作,推動更多專案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完)
文化局表示,未來將持續鼓勵公共部門、私人實體、社群及群體積極參與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延續和推廣工作,推動更多專案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