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志願者繪就大灣區“同心圓”
澳門
澳門 > 人文藝術 > 正文

粵港澳三地志願者繪就大灣區“同心圓”

中新網廣州11月10日電 (記者 張璐)“這裡有灣,灣上有風,風中有你也有我。”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志願者主題歌曲《我們都在這裡》的歌詞道出了粵港澳三地志願者傾情服務賽會的熱情、溫暖與堅守。

圖為志願者引導觀眾參與互動。 楊耀燁 攝

圖為志願者引導觀眾參與互動。 楊耀燁 攝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記者10日從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志願者部獲悉,據統計,十五運會開幕式共有81名港澳志願者參與服務。志願者們發揮青春熱情,與這場時代盛會同頻共振,繪就大灣區“同心圓”。

“從香港社區的志願服務走到全運賽場,這是一次難忘的成長!”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的香港志願者肖研馨在開幕式當晚堅守在看臺區的應急機動崗位。她說,“小海豚”是由來自天南海北的青年組成,大家對志願服務的熱情都很高昂,都希望能讓世界看到大灣區青年昂揚的精神風貌,“我們展現的是廣州大學生的風采,也是粵港澳青年團結協作的精神。”

來自暨南大學的香港志願者林丹鎣在開幕式當天負責港澳嘉賓的聯絡工作,並輔助港澳嘉賓順利通過安檢。“上崗前確實有點緊張,但更多的是期待和激動。”林丹鎣說,“看到港澳嘉賓與內地同胞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我更加堅信大灣區是一個同心同行的大家庭。作為港澳青年,我們不僅是盛會的參與者,更是國家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未來我也會繼續投身于灣區建設,為灣區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為中場志願者與前來觀看十五運會開幕式的小朋友擊掌。 黃焯  攝

圖為中場志願者與前來觀看十五運會開幕式的小朋友擊掌。 黃焯  攝

據瞭解,十五運會為粵港澳三地青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鮮活的契機與空間——位於各競賽場館的志願者之家。對“小海豚”們來說,這裡既是他們休憩、調整狀態的場所,也是他們收穫歸屬感、增強凝聚力的心靈港灣。這裡不僅有休息區、文化牆、文創展示區等區域,還創新打造了小海豚思政工作坊(以下簡稱“工作坊”)。

來自中山大學的澳門志願者黃俊瀚就曾在該工作坊為志願者們上了一節“粵語小課堂”,和廣州、香港的同學同台分享志願經歷和感悟,並現場進行觀眾引導“粵語教學”。黃俊瀚表示:“這不只是一堂普通的思政課,更是一次三地青年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

“參與此次賽會志願服務工作,也是粵港澳三地青年志願者瞭解國情、融入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大型活動和志願服務部副部長王浩表示,粵港澳三地以志願服務為載體,促進區域融合、增進青年交流的創新實踐,不僅為賽會成功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有助於探索符合大灣區特色的志願服務協同發展路徑,進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完)